首页
机构介绍
鉴定业务
鉴定技术
专家团队
新闻资讯
典型案例
职业培训
法庭科学博物馆
联系我们
CN
EN
联系我们
文章详情
瑞士专家解读人工智能时代的证据审查及应用
2025-09-16 16:49 高思雪 

2025912日,瑞士洛桑大学 Alex Biedermann 博士在法大鉴定所五楼报告厅作题为 “Conceptual challenges to expert and machine evidence in criminal proceedings” (《刑事诉讼中专家与机器证据的概念性挑战》) 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聚焦法庭科学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最新进展,探讨机器生成证据(machine-generated evidence)在刑事司法中的价值与风险。本次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主办。法大鉴定所王元凤所长及多位老师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Alex Biedermann 博士为瑞士洛桑大学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Ecole des sciences criminelles, ESC)副教授,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证据解释的逻辑框架、概率推理、决策理论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Biedermann 博士在国际法庭科学界被普遍认可为证据解释与概率推理方向的重要学者,其研究为包括欧洲 DNA 分型工作组(EDNAP)在内的实验室提供了量化评估与客观解释的方法参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 DNA 分析、数字取证到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性与算法风险评估,专家意见和机器生成证据(machine-generated evidence)在定罪量刑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Biedermann 博士基于其近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常见机器学习流程的关键假设,并评估其在来源归属(source attribution)等典型法庭科学问题中的适用边界。此外,他对规则驱动的传统算法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在取证任务中的适用场景、模型架构与可解释性进行了比较,强调了数据代表性、交叉验证、外部验证与似然比(LR)等基于证据解释的评估框架。讲座结束后,王元凤所长向与会老师作了中国政法大学与瑞士洛桑大学长期合作情况的系统性介绍。她指出,双方多年合作有效促进了证据法学、法庭科学等领域的学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并鼓励围绕证据解释、概率决策与“AI+证据规范开展联合研究与课程共建,推动高标准、可验证、可解释的技术落地。本次讲座为我国人工智能证据的规范化应用与风险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Copyright 2017-2027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14358号 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后屯南路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