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禁毒社会工作是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助人自助”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范,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方法和技能预防和减轻毒品危害,促进吸毒人员社会康复,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的专门化社会服务活动。自2011年以来,民政部、国家禁毒办等多部委联合发文,针对禁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等工作内容以及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等问题作出重要部署。

为此,5月26日下午,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委托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与社会学院,联合组织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培训中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外部学者以及禁毒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专家,围绕北京地区禁毒社工管理问题进行研讨。

会议伊始,北京市公安局禁毒总队三大队副大队长王愚福队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来自北京各个区的社区禁毒工作人员并与大家分享了北京社工队伍的建立历程,对于社工团体的发展现状及现有困境,王队长谈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他表示,今后应进一步推动北京禁毒社工工作的社会化,不断完善社工队伍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社工权益保障制度,提高禁毒社工的职业身份认可度。

随后,广东联众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代表董琪也针对北京市2019年至今已开展的禁毒社区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他提出,当前北京市社工群体持证率低,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加强群体的专业技术培训、规范禁毒社工的管理对于提高社会认同感、发挥社会价值来说非常有必要。



本次参会的朝阳区禁毒办工作人员刘海珍和昌平区优秀社工李红梅代表社工群体发言。刘海珍表示现阶段北京市的禁毒工作较之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她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在政策制定层面为社工团体提供更大的保障。昌平区社工李红梅作为全国优秀社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从事戒毒社区工作中遇到的瓶颈。

随后,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熊贵彬、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研究所所长张卓、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张黎、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司法精神室主任马长锁、原中国刑警学院禁毒系主任孟品佳以及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大鉴定所副所长王元凤分别从社会工作运行及管理视角、心理学视角、侦查学视角、司法精神视角、毒品检测视角以及吸毒人员个案分析视角,为北京地区禁毒管理部门及禁毒一线专职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研讨会的最后,北京市禁毒办的相关领导对于与会专家对北京地区禁毒社工管理工作的倾力支持以及倾囊相助表示感谢,同时对于禁毒社工的长期坚守以及大爱情怀致以敬意。禁毒办王愚福队长再次强调,禁毒工作是一项维护社会秩序、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工作。一线的社工专员每天都在以温度和情怀帮助着这些特殊人群,我们应看到他们的付出和体现的社会价值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技术性支持,帮助这个“阳光”群体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