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编刊首语


2021年来临之际,《证据科学》的微信公众号正式开通了,作为主编,既感到非常高兴,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证据科学》更名于风风雨雨走过14年的《法律与医学杂志》,前任主编常林教授用“我们记录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抒发了他对这份杂志的深厚感情,我们作为后继者,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发扬光大。与《法律与医学杂志》相比,《证据科学》杂志涉及的学科领域更加宽阔,不仅包括法律和医学,还包括与证据有关的许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证据科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中国学者与国外学者几乎不约而同地为其在2005年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6月,中国政法大学申报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证据科学的学科性质、研究领域和研究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证。后来检索发现,这一年还有两位英美学者论述了证据科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范围,英国特文宁教授2月发表了一篇《证据:跨学科的科目》网文,美国舒姆教授12月底发表了一篇《关于证据科学的思考》网文。初步判断,这些事件应该是证据科学形成的标志。证据科学之所以应运而生,有两个深刻原因,一是传统的事实认定方法,即以人证为中心的证明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当代司法实践发展的需要;二是当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事实认定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大家看,尽管世界上存在着比较完善和不够完善的证据制度,然而,即使在比较完善的证据制度下,冤假错案依然层出不穷。这说明,司法公正不仅需要完善的证据制度,还需要新的科技手段。达马斯卡说,证据法的未来是一个“事实认定科学化的问题”。何家弘教授认为,“科学证据”的时代已经来临。它的标志是证明方法和手段从以“人证”为主的证明向以“物证”或“科学证据”为主的证明的转变。我认为,这种转变喻示了一种可能性,即科技手段的运用与证据制度的不断完善,二者结合起来,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冤假错案、促进司法公正,而这正是证据科学的使命。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首席大法官在给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证据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基石。加强证据科学研究,对有效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家司法机关公正行使自己的权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证据科学研究院目前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围绕狭义证据科学而展开的,可以概括为一个目标、两大领域、三个方向、四项任务:一个目标,就是要破解事实认定的千古难题;在此目标下,以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为两大研究领域,以法医学、物证技术和证据法学为三个研究方向,承担着四项任务:一是推动法庭科学和证据法学的同步、快速发展;二是努力解决司法实践面临的重大证据问题;三是培养证据科学人才;四是优化证据科学的服务。本刊期望成为推动证据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个开放性交流平台,愿意与国内外证据科学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司法鉴定人员以及一切关心证据问题研究的人士共同努力,为推动证据科学的发展和促进司法公正作出贡献。
——张保生
杂志简介


《证据科学》杂志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政法大学主办、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承办的学术性刊物,由我国证据法学专家张保生教授担任主编。《证据科学》的前身为《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更名为《证据科学》。
《证据科学》是以证据理论和实务为主题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立足于证据法学、法庭科学、医事法学理论与实务领域,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宗旨,结合我国立法、司法实践,广泛参考发达国家和地区证据法学、法庭科学、医事法学以及相关边缘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理论、判例学说、研究成果,研究证据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和重大法律问题,为我国证据科学、医疗纠纷诉讼立法和司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根据,提升我国证据科学、医事法学的学术水准。因此,《证据科学》将主要刊登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理论研究、实务实证研究成果,注重前沿性、学术性、实用性,对热点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对现实热点问题将组织专家进行分析论证。《证据科学》目前设证据法学、证据科学、法庭科学3个板块,开辟专论/述评、学术前沿、学术研究、案例评介、实证研究、法官说法、学术争鸣、科学证据、域外法学、学位论文等栏目。每期根据来稿情况酌定栏目。来稿字数不限,是否采用完全取决于学术价值。《证据科学》邀请我国相关学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编辑委员会委员,这些专家学者既是我刊策划、选题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我刊发表的学术稿件的把关者。我们将承诺向你展示严谨、科学、前沿、系统的研究论著,是你了解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和研究进展的最好平台。《证据科学》主要面向证据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教学人员和法律实务人员,欢迎您向您所在的单位以及您的朋友推荐、订阅。欢迎您给我刊投稿、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目前该杂志为双月刊,每期128页。邮发代号:82-878。
编委会
主 编 张保生
副 主 编 王进喜 张 中 刘 鑫
编辑部主任 刘 鑫
编辑委员会 张保生,王彦吉,王相臣,王进喜,卞建林,丛 斌,龙宗智,刘 良,孙东东,毕玉谦,贠克明,陈光中,陈瑞华,陈忆九,陈建华,何家弘,沈 敏,邹明理,李 玲,易 旻,金邦贵,侯一平,夏锦尧,常 林,满运龙,樊崇义,Ronald J.Allen,Edward J. Imwinkelried
